福建禾恒蔬菜批发市场 2025年上半年市场销售形势分析
2025-07-31 浏览量:

 

一、市场总体运行态势

1、交易量与交易额

上半年,市场蔬菜交易量稳步增长。据统计,上半年总交易量达到26.3万吨,相较于去年同期的25.55万吨,同比增长2.9%。这一增长得益于市场需求的稳定提升以及市场拓展工作的有效推进,但增长率明显低于往年,这一现象主要原因:一是采购需求降级,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下游采购商单次采购量趋于保守,更注重按需采购,避免库存积压;二是市场份额分化,随着周边一些线上蔬菜销售平台的发展,部分采购需求被分流。市场内部一些大型批发商凭借规模优势和稳定的供应链,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小型批发商的交易量则有所下滑,整体市场的增长率受到影响。从交易额来看,上半年累计交易额为4.6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5亿元,下降4%虽然交易量有所增长,但市场平均交易价降低,导致交易额下降

2、日均交易价

2025年上半年,蔬菜日均交易价维持低位,整体平均价格为1.34/斤,去年同期下降0.74%

1月,虽春节备货需求旺且寒潮推高种植成本致叶菜价上扬,但本地蔬菜供应充足,均价稳定在1.35元/斤。2月,节后消费降温使本地菜价大跌,如大白菜从1.5元/斤降至0.8元/斤,而省外耐储菜价维稳,两者抵消后均价仍为1.35元/斤。3月,本地菜低价供应,省外反季节菜价小幅回弹,综合后均价不变。

4-5月,北方露地菜及冷凉蔬菜供应增加,市场充裕,期间部分品种虽下跌明显,但其他品种价格稳定。6月,端午需求升及多雨推高成本,因供应基数大,涨价有限,第二季度均价1.33/斤。

二、省内外蔬菜调入量占比

 

1、省内蔬菜调入情况

省内蔬菜在上半年调入量占比达 47%。其中,第一季度由于本地气候条件优越,利于蔬菜生长,大量本地菜集中涌入市场。像叶菜类蔬菜,凭借新鲜度与短距离运输优势,满足了市民日常消费需求,在市场供应中占据主导。第二季度随着气温升高,部分蔬菜生长受到一定影响,省内蔬菜调入量减少,主要供应包菜、白萝卜等耐储存且适应性强的蔬菜种类。

2、省外蔬菜调入情况

省外蔬菜在上半年调入量占比为53%。第一季度,省外蔬菜产区饱受雨雪冰冻侵袭,蔬菜产量受损、运输受阻,使得省外蔬菜进入市场的份额锐减。但随着天气转暖,第二季度各地蔬菜生产恢复正常省外蔬菜调入量显著增加。省外蔬菜主要来自山东、湖北、云南、海南等地,供应品种聚焦包菜、白萝卜、土豆、洋葱、瓜类、茄果类等,这些蔬菜凭借耐储存、反季节特性,有效填补了本地市场空白。

三、蔬菜品种占比

从蔬菜品种来看,市场交易品类丰富。包菜、白菜、白萝卜、土豆、叶菜类、根茎类等蔬菜交易占比较大。其中,包菜、白菜交易量占比分别约为5.6%、5.2%,因其产量高、储存方便,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供应都较为充足,深受市场青睐。白萝卜交易量占比达4.7%,在春冬季节大量上市,是市场常见的大宗蔬菜之一。土豆交易量占比达4.1%,耐储存且营养丰富,市场需求较为稳定。叶菜类蔬菜由于其生长周期短,供应较为频繁,在本地蔬菜大量上市时,叶菜类往往占据市场主导;此外,根茎类蔬菜、瓜类、茄果类等反季节蔬菜也占有一定市场份额,它们在不同季节补充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四、2025年第三季度预测

1、交易量预测

预计第三季度市场蔬菜交易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这一情况主要受雨季影响,雨季导致采购需求降低。一方面,雨季天气潮湿,蔬菜储存难度加大,下游采购商为避免蔬菜腐烂变质,减少了采购量,且采购频率也有所降低,更倾向于少量多次采购;另一方面,雨季对交通运输造成一定阻碍,部分采购商因运输不便,减少了采购次数,尤其是一些小商户,受限于仓储和运输条件,采购需求下降更为明显。同时,前期存在的采购需求降级和市场份额分化问题仍将持续,共同导致交易量虽有上涨,但增长率下降。

2、价格走势预测

价格方面,第三季度将呈现先降后长的态势。市场上仍有大量第二季度结转的蔬菜库存,且部分北方冷凉地区蔬菜持续大量涌入市场,供应充足,7月份价格将维持低位运行。受夏季高温以及降雨天气影响,不利于蔬菜生长和运输,致使部分蔬菜供应量有所下降,带动蔬菜价格在 8-9 月份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上涨

3、供应结构预测

在供应结构上,受福建本地气候影响,省内蔬菜产量大幅减少,供应占比明显下降,为弥补本地蔬菜供应缺口,省外蔬菜调入量将大幅增多。

 

福建禾恒蔬菜批发市场

2025725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