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 第20251023号提案的答复
2025-07-23 浏览量:
  

 

 泉农函〔2025139

答复类型:A类

 

 

许火龙委员:

《关于强化泉台农业产业联动的建议》(20251023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委台办、市发改委、人社局、商务局、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深化产业合作

全市现有两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即:惠安县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永春县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惠安县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在2024年台湾农业创业园建设发展综合评价中,荣获优秀等次并且位列全国27家台湾农民创业园中的第三名,连续7年获得优秀等次。永春县在2024年10月由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并于2025年6月15-16日承接由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第十七届海峡论坛·两岸特色乡镇交流对接暨和美乡村发展论坛”活动,获得省厅领导的高度肯定。

鼓励台胞台企来泉发展设施农业,台胞台企在我市从事设

施农业生产经营的,符合条件的纳入财政补助项目。台胞台企


在本市经营的海洋生物制品生产线、远洋渔业、养殖设施、工

厂化养殖改扩建等项目,享受同等补助政策。推动泉台两地更多企业共同参与农业领域技术标准研制。加强与台湾农业界和知识产权界的合作交流,吸收借鉴台湾在“米、茶、渔”等特色农副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发展中的经验做法,推动泉州“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加强商标注册、运用、宣传和推广。

二、拓宽交流渠道

继续深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促进两岸农业产业经贸交流合作取得更好成效。落实对台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商协会的沟通协作,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持续办好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等国家级重点涉台展会,合理设置台胞台商涉农企业展位。促进对台农渔产品贸易稳步发展,助力两岸农业产业联动。

2024年台资来泉投资169家,投资总额1.48亿美元。新备案(核准)台资企业中,投资总额超1000万美元的涉农企业有南安恒雅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涉及包括食用农产品批发零售、蔬菜水果种植销售等行业。办好涉台重点展会,特别是农订会成功举办。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主要配套活动之一,展示内容包含两岸初级农产品、鲜活及精深加工农产品、预制菜、农产品加工设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业配套服务等,共设置大陆特色农业企业、台胞台商企业及大陆台资企业展位679个,合作意向金额预计达18.2亿元,较去年增长7.7%。对台农渔产品贸易稳步发展。做好对台小额贸易管理,加强对台小额贸易工作调度,靠前服务对台小额贸易企业。泉州对台农渔产品进口主通道石井口岸于2023年9月恢复运营,去年我市对台小额贸易进口总额超8000万美元,90%以上为农渔产品,业务量居全省前列。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

我市秉持 “人才强市” 战略,积极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目前,已出台《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规定》《泉州市加快人才集聚若干措施》等政策,对包括农业领域在内的高端人才给予创业扶持、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多项优惠待遇。同时,配合市委人才办创新打造“泉州人才港湾”信息平台,实现政策智能匹配、岗位精准推送、服务一站办理,推动“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同步建立“一窗受理”机制,拓展人才落户“秒批”、医疗“绿色通道”、子女教育优待等服务,市级第三层次及以上人才可享机场贵宾通道、全市优质教育资源。

鼓励泉台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开展农业人才双向交流。支持设立台湾青年农业就业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两岸大学生农业教学实践活动,对招聘台湾青年来泉就业,承接台湾青年实习实训的农业企业,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财政补助。积极引导台籍科技人才及团队来泉开展创新创业服务,鼓励从台资企业选派台籍科技特派员。台胞在泉从事农业生产,可申请接受创业培训和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纳入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在泉台胞申报农业专业技术职称,通过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

四、强化政策支持

规划引领。《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坚持两岸融合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要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深化泉台经济、基础设施、社会、文化等领域融合,努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

简化审批流程。从简化项目立项审批流程着手,积极提升服务效率,对台资农业企业投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严格落实项目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符合产业政策、列入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对符合产业政策、目录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法律、行政法规未明文限制的,一律实行备案制管理,并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项目业主可自行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依法将相关信息进行申报,无须提供纸质材料。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现代设施农业、水利、文旅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拓宽民间投资空间,为台胞台企创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准入环境。依托互联网+信用信息授权模式,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台湾160万企业及2300万个人的“台胞台企登陆第一数据港”;充分发挥“信易贷”平台作用,为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精确信用画像提供有力支持,为台胞台企在泉投资兴业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体系化构建“泉心泉意”营商品牌,推出政策“泉惠企”,累计推出11批126条“泉心泉意”服务企业务实举措;建立惠企政策直达兑现平台和“政策找企”平台,常态化开展营商主题活动,累计组织开展十余场“营商环境进园区”活动,促进惠企政策精准落地,让台胞台企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四)提升金融服务。鼓励在泉金融机构推广“台企快服贷”产品,创新适合台资农企的专属金融产品,制定专门授信方案,提供差异化信贷、利率和担保政策优惠等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为台胞台企提供金融政策、融资贷款、项目咨询及风险评估等金融服务便利。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响应《泉州市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颁发工作方案》,扩大“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应用覆盖面。推广“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向有贷款需求且符合条件的台胞台企发放信用贷款,适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领导署名:万文伟

人:陈佳良

联系电话:28012316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722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