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1316号建议的答复
2024-05-21 浏览量:
                            

                               泉农〔2024100

答复类型:A类

 

 

 

刘鸿才代表:

《关于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议》(第1316号)收悉该建议由我局会同市人社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办理。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2023年以来,我市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深化“串点连线成片”,开展示范村梯次创建、示范线整合提升、示范镇整镇推进、示范片区融合发展等“四大行动”,打造“县强、镇兴、村富”的城乡融合发展泉州样板。其中示范线整合提升行动共培育46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其中18条市级精品示范线,12条省级精品示范线,共实施项目210个,完成投资2.39亿元。

一、示范线整合提升方面。一是串点连线。实施“三无一改”攻坚,即无裸房、无黑臭水体、无凌乱杆线,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推动每条示范线均完成“十百千”任


务目标(即每条示范线新建重点项目达10个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以上;投资规模达1000万元以上),累计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线46条。二是争创精品。按照“目标要清晰、串线有主题、存量要挖掘、增量要整合、内涵要提升”要求,推动示范线提档升级,通过实地“拉练比拼”、群众参评等形式,每年评选精品示范线6条,累计评选18条。三是宣传推介。通过县级乡村振兴成果展示中心,“耕读泉州”系列专题活动,加强推介引流。其中南安市“赏橙黄秋意品乡愁古韵”之旅、安溪县“海丝茶源茶旅圣地”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高素质人才引进方面。一是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将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甲类、乙类、丙类奖项获得者,如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纳入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体系,为引进乡村人才提供政策支持。二是扩宽引进渠道。我市已聘任国内高校300多位泉籍学子为我市校园引才大使,多渠道、多途径宣传泉州世遗文化、人才政策、用人需求,让更多学子了解泉州、选择泉州、扎根泉州,回乡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三是保证人才刚需购房。我市出台了《泉州市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工业设计等领域创新人才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制度文件,明确来泉就业的外籍人才能享受到泉州市户籍人员购房政策;增加高层次人才购房范围,将在泉无住房的产业实用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购房范围。同时,增加房源供应,中心市区商品住房项目中,安排10%的房源为作为高层次人才、产业人才房源。四是提升人才子女入学服务水平。市人社局会同市教育局下发《关于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有关规定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学政策,完善高层次人才子女来泉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优惠政策。

三、优化乡村本土产品标准方面。一方面,坚持农业提质导向。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推进农业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支持企事业单位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和本土特色产品,推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完善乡村特色产品标准体系。 2023年,我市企事业单位新增参与完成相关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9项,团体标准5项。另一方面,建设互联共享的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充分运用国家标准馆泉州技术服务中心的信息化手段,实时更新国内标准的发布动态信息,免费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标准查询咨询服务,为制定完善产品标准、参与相关标准制修订提供标准技术服务支撑。

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方面。一是打响乡村旅游品牌。石狮市永宁镇、安溪县蓬莱镇获评2023年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安溪虎邱镇湖西村、德化水口镇湖坂村、鲤城金龙街道龙岭社区获评2023年福建省“金牌旅游村”。二是培育精品线路。共有3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入选文旅部评选的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分别是洛江台商联合推出的“世遗泉州 浪漫微度假”之旅、安溪推出的“海丝茶源·茶旅圣地”之旅、南安永春联合推出的“赏橙黄秋意 品乡愁古韵”之旅。三是加强工匠培育。印发《泉州市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实施细则》,新评选认定市级乡村工匠35人,培育省级乡村工匠名师7人,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1名。会同人社局开展非遗工坊认定、扶持工作,已认定非遗工坊121家。组织非遗企业参加首届海丝泉州数字文创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帮助乡村非遗工坊拓宽外地市场销路。四是完善配套服务。建设4座示范性旅游厕所,3座镇、村旅游服务中心(点),改造提升1座自驾车露营地,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续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突出规划引领。将示范带建设作为落实“三农”重点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市委乡村振兴办“一县一溪一特色”等有关工作部署,近期目标与中、远期目标结合,高位规划,逐步推进。二强化资源统筹。加强县域统筹、部门联动,加强县域间同质资源整合,完善工作调度机制,强化统筹功能、加大资金保障,加快构建上下贯通、一抓到底的高效运行体系。三加快项目推进。加强示范带主题提炼,挖掘打造示范带上特色农产品、文化产品,加强前瞻性、系统性谋划,招引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新项目,推动示范带沿线整体提升。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领导署名:甘建安

联 系 人:黄宏波

联系电话:22371639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521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

市政府督查室;

晋江市人大常委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