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22398932 2025年8月25日
根据早季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晚季品种布局、栽培条件、天气状况,对照历史资料,对我市晚季中后期病虫草鼠发生趋势进行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晚季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稻飞虱中等发生,局部偏重;二化螟、纹枯病、农田鼠害中等发生;三化螟、细条病、稻瘟病轻发生。
一、早季水稻主要病虫发生概况
全市水稻各种病虫鼠害发生总体比去年重,但仍属偏轻发生年份。早稻累计发生面积20万亩次,防治面积26万亩次。主要病虫发生情况为:稻飞虱中等发生,发生6.9万亩次,防治9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发生3.98万亩次,防治5.2万亩次;水稻纹枯病偏轻发生,发生3.78万亩,防治3.8万亩次;二化螟轻发生,发生1.89万亩次,防治3万亩次;三化螟轻发生,发生0.12万亩次,防治0.8万亩次。 单季稻已发生18万亩次,比去年少4万亩次,其中稻纵卷叶螟已发生3.15万亩次,稻飞虱已发生3.9万亩次,均为中等发生。
二、晚季病虫发生趋势
1、稻纵卷叶螟:预计偏重发生。依据是(1)灯下虫量:南安东田测报点,7月20日—8月18日灯下累计诱蛾280头,与去年相当;南安洪濑测报点,7月20日—8月20日灯下累计诱蛾91头;惠安前型8月1日—8月20日诱蛾达156头,比去年同期少129头。(2)田间情况:综合各地植保站田间赶蛾调查,全市平均亩蛾量27头,比去年少58头,高的100头,平均卷叶率0.74%。(3)该虫属迁飞性害虫,中稻成熟后大量的虫源将迁入双季晚稻田辗转为害,若后期有台风,有利于异地虫源迁入晚稻区加重为害。(4)沿海稻区普遍种植晚杂优组合,叶面较宽,色浓质软,有利卷叶为害。
2、稻飞虱: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1)灯下诱虫量:南安东田测报点,7月20日—8月18日灯下累计诱虫量18998头,较去年同期增加19.8倍,其中7月20—22日出现诱虫高峰期,累计诱虫15688头;南安农科所测报点,7月20日—8月19日灯下累计诱虫量3229头,其中7月21日诱虫2915头;惠安县前型测报点8月1日--8月20日累计诱虫415头,比去年少478头;安溪8月1日—8月20日灯下累计诱虫量,褐飞虱5713头,同比增长209.82%,白背飞虱3389头,同比增长492.48%,褐飞虱占比达62.77%。(2)田间虫口密度:据各地8月下旬调查,全市平均百丛虫量204头,最高780头。(3)若后期有台风或热带风暴影响,利于异地虫源迁入为害,局部将偏重发生。
3、螟虫:预计二化螟中等发生,三化螟轻发生。根据剥查发育进度、灯下诱蛾和历史同期发生情况综合分析,预计沿海稻区第四代三化螟螟卵盛孵高峰期为9月下旬,山区稻区较沿海提早3-5天左右。南安7月20日--8月17日灯下二化螟累计诱蛾20头,与去年同期相当;惠安8月1日-8月20日灯下累计诱蛾二化螟143头,与去年相当。当前全市平均亩虫口156头,平均枯鞘率0.08%。由于田间二化螟虫态参差不齐,为害时间长,防治较难,卵盛孵高峰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因此要抓好破口期施药防治。
4、纹枯病:预计中等发生。洛江调查,田间株病率2.1%。该病为我市常发性病害,病源田分布广,种植品种不抗病,氮肥普遍多施迟施,且农户疏于防治。后期若出现台风暴雨天气,田间郁闭有利发生。
5、细条病:预计偏轻发生。目前田间尚未发生,如后期有台风影响,将会造成田间湿度高,稻株伤口多,有利于病原菌侵入为害,适温高湿将利于该病流行蔓延。
6、稻瘟病:预计晚稻轻发生。依据是早中稻发生面积较小,菌源较少。目前晚稻未发现稻瘟病发病中心,只有德化单季稻区局部发生。迟熟浓绿田块及老病区、感病区或半山区雾露较重的稻田必须注意发生动态,做好防治工作。
7、水稻病毒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虽然只在我市德化中稻区零星发生。但是晚稻区也要及时采取防治稻飞虱、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等综合防治措施,确保晚稻生产安全。
8、农田鼠害:预计中等发生。今年早季全市农田鼠害发生1.46万亩,与去年略少。由于各地灭鼠工作开展不平衡,且食源充足,害鼠繁力强,气候适宜,鼠密度回升快,因此农田灭鼠仍然要予以重视。
此外,对稻曲病、福寿螺、甘薯小象虫、甘薯丛枝病等区域性显著的病虫害各地应密切注视,及时做好防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2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