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农函〔2025〕58号
答复类型:A类
泉州市商务局:
《关于在南翼新区打造“闽台农产品进口贸易物流中心”的建议》(20252003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台工作部署,深化泉台农业交流合作,促进泉台农业融合发展。
一、积极打造平台,汇聚对台农业优势
全市现有台(合)资农业企业123家,合同利用台资2.8亿美元。共建成对台农业载体“两园一中心”:国家级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入驻台资农业企业70家,年产值超15亿元;先后引进了台湾农业良种300多个、新肥料40多个、新设备近200台套,初步建成了总面积200多亩的台湾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试验基地3个,良种示范种植、养殖面积1万多亩,推广面积达50万多亩。连续7年获农业农村部、国台办开展的全国台创园建设发展综合评价优秀等次,位居全国前列。国家级永春台湾农民创业园,启动建设海峡两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农产品集中加工区,累计引进台资
农业企业37家,建设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12个,组建有台胞社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园区企业年产值达13.68亿元。有15个项目与台湾建筑师(含文创)团队签订协议,开展闽台乡建乡创陪伴式服务工作。台湾农业技术交流推广中心,扎实推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向纵深发展。先后与多家台湾知名农业大学、改良场、农业企业,80多名专家、教授、企业家保持密切的联系。现入驻中心台湾企业3家,合作研发成效凸显,共创新育成新品种(系)5个,新产品6个,专利授权6项,并在园区设立台湾互动国际有机农业学会泉州联络处。
二、加强产业合作,助力现代农业升级
鼓励台资企业产业升级,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全市有5家省级台资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台资农业龙头企业。持续开展台湾农业“五新”推广,举办13期台湾农业“五新”技术培训,邀请台湾农业专家授课和现场指导,参训企业人员达700多人次。2024年,新建省级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基地3个,引进台湾“QQ”南瓜、玉女番茄、恋香草莓、南高蓝莓等新品种;市级财政安排85万元新建13个市级泉台农业融合基地,引进台湾金针花、珍珠米、耀堂仙桃、高山合掌瓜等新品种。
三、突出交流互通,促进泉台农业融合
2024年,全市累计开展25批次269人次两岸农业交流活动。大力开展两岸经贸交流,市级财政下达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专项资金150万元,举办第十七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实现现场销售额超600多万元。此外,我市还举办泉台技术交流对接活动、闽台农业文化交流活动、泉台茶产业交流对接会及“海峡两岸农特产品年货节”等相关活动,实现两岸农产品销售额近千万元,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运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台招商力度,积极引导台青台企参与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两岸农业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泉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助力两岸农业融合发展。
领导署名:万文伟
联 系 人:沈 强
联系电话:22390523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