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1054号提案的答复函
2021-07-13 浏览量:

                      泉农函〔2021〕83号

                           答复类型:A类 

    

  关于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 

  2021054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泉州市委会: 

  《关于有效提高我市粮食生产自给率的建议》(第2021054号)由我单位会同市科技局、财政局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贵单位对全市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的关心和关注。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运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国家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强调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泉州作为一个粮食主销区,自给率低,是全省最大的缺粮区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市有常住人口874万,年粮食总消费量约270万吨,粮食产量49.83万吨,粮食自给率仅18%左右。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定粮食生产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制度,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单位根据职责,立足于增面积、提产量的工作目标,努力提高粮食自给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精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把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方案及政策措施,年初及时将工作目标任务分季节、分品种细化分解到乡镇、到村,强化工作举措,确保完成目标任务。2021年1月12日,市政府王永礼市长主持召开粮食安全工作专题会议,研究粮食安全有关工作。会议听取了市发改委、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情况汇报,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为切实抓好我市粮食生产工作,强化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措施,市政府办拟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九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压紧压实粮食生产属地责任,完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有力推动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二、稳定粮食面积产量 

  1.严格落实惠农政策。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全面实施水稻和马铃薯种植保险制度,推行水稻叠加保险,及时足额兑付各项补贴,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市自2018年起在全省率先开展水稻种植叠加保险,在全省统一保额的基础上,每亩叠加保额200元,有力地支持我市粮食生产。2020年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5.4万元,支持水稻、马铃薯种植保险,全市水稻种植保险面积69.83万亩,马铃薯种植保险0.23万亩。 

  2.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编写印发《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 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的通知》(泉政办明传〔2021〕19号),印发《2021年泉州市粮食生产工作、抛(撂)荒山垅田复耕种粮奖补和粮食作物“五新”推广项目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泉农综〔2021〕20号)、《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落实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措施的通知》(泉农综〔2021〕25号)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确保 “十四五”期间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积极推动抛荒地复耕种粮措施的落实,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2021年,市级财政安排100万元,奖励粮食生产工作成效显著的12个乡镇及32个村居,全面稳定种粮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3.大力提高粮食产量。组织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积极扩大水稻、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优质新品种示范范围,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工厂化育秧、种薯脱毒、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 

  4.积极发展旱粮生产。进一步挖掘甘薯、马铃薯、玉米等旱粮作物种植潜力,综合利用边坡荒地、幼龄果园、西瓜地等间作套种旱粮,因地制宜种植冬春种马铃薯,大力发展旱粮生产。2021年,继续扶持秋冬季(含春季)种植马铃薯项目,下拨扶持资金57万元,完成种植秋冬种马铃薯2847亩。 

  5.统筹利用撂荒地。为统筹利用撂荒地,有效制止耕地撂荒抛荒,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市政府印发《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 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的通知》(泉政办明传〔2021〕19号),明确了完成复耕工作时间、整治措施、奖惩机制以及工作要求。2021年,提高复耕种粮补助标准,按每亩1200元的补助标准继续扶持山垅田复耕种粮项目,完成复耕面积1500亩。 

  三、开展高产高效创建 

  1.积极创建示范片。建设水稻生产示范片,开展 “五新” 示范推广,落实高产创建技术,确保示范片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产量有增加,辐射带动周边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每个示范片面积不少于60亩。2021年,市级财政安排资金43万元,在全市扶持16个粮食生产示范基地,实施“五新”推广项目。 

  2.推广优质粮食品种。把发展优质稻作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水稻重点推广米质达部颁优质二等以上以及在省优质稻品种评选中获奖的高档优质稻品种,“旱作”重点推广优质食用、淀粉(薯脯)加工专用等甘薯、马铃薯品种和优质甜糯玉米新品种;全面完成优质、绿色、高效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推广任务,进一步提高粮食品质,增加农民收益。2021年,安排市级资金50万元,建立市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与示范片25个。 

  3.推广新型种植模式。一是主推粮食作物轮耕轮作技术。旱地采用以经济作物与薯类作物之间的轮换,缺乏水源的稻田采用水稻与玉米等耐旱作物之间的轮换,大力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二是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推广“稻鸭共生”“稻鱼共生”等种养结合模式,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质量、提高种粮效益的作用。 

  4.推广间作套种方式。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促进两种作物间作产生互补作用,推广间作套种种植方式,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还可以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 

  四、持续加强地力建设 

  1.建设高标准农田。编制农田建设“十四五”规划,抓早确定项目选点,建立项目储备,抓紧项目实施,全面完成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水价改革任务,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责任。2021年,市级财政安排资金900万元,扶持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 

  2.建设水稻功能区。全面完成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落实水稻生产功能区管护责任,加强功能区范围内永久基本农田管理,确保其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组织开展水稻生产功能区划定情况“回头看”,对粮食种植面积大但划定面积少的进行补划,对耕地性质发生改变、不符合划定标准的予以剔除并及时补划。 

  3.持续提升耕地质量。结合实施省级地力提升工程和市级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大力推广稻草秸秆还田和发展绿肥种植,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以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引导农民增施商品有机肥和畜禽粪便堆(沤)肥、沼肥等有机肥,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实现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积极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2021年,市级财政安排150万元,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建设监测点38个,示范片73个。 

  五、夯实粮食发展基础 

  一是鼓励规模化经营。鼓励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集生产、加工、仓储和销售全产业链,推广“农业规模化+农产品加工销售”经营模式,推进水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二是加强粮食品牌建设。培育“德福米”“闽味稻”“中和山谷香”“德化富硒米”“稻鱼共生米”等本地大米品牌,拓展外销市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提高经济效益。 

  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装备支撑,助力粮食生产安全。一是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广泛征集农业科技项目,加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经济节约的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近两年来全市立项支持省、市社发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376项,争取或下达省、市级科技经费3910万元;二是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和服务。近两年来选认省级科技特派员512人、法人(团队)68个,市级科技特派员875人、法人(团队)79个,举办或转播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41期,受惠9万多人次。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局、财政局等部门,将根据我市实际情况,从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种粮效益、强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切实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 

  一要抓好高产创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完成粮食生产任务,稳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一系列发展粮食生产措施,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绿色、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一是重点抓好“一稻两薯”的高产创建,确保主要粮食作物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二是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奖补工作,确保202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以上;三是落实“五新”示范推广项目,开展粮食作物“五新”推广和秋冬种马铃薯(含春种)。四是继续落实水稻和马铃薯种植保险制度,推行水稻叠加保险。 

  二要强化粮食安全科技创新。广泛征集行业技术难题和科技需求,组织实施一批粮食安全科技项目,支持引导粮食作物品种选育与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粮食领军企业,加快在粮食生产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和新产品新装备方面取得突破。 

  三要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完成省厅下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进一步改善耕地交通和排灌条件,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四要抓好山垅田复耕种粮工作。组织实施山垅田复耕改造,增加粮食产能。在撂荒地调查摸底基础上,做好复耕工作,降低我市撂荒地存量。 

  五要强化粮食安全人才支撑。市科技局继续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行动,促进粮食科技创新成果与需求对接、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对接,开展包村联户指导工作,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全面提升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六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为调动广大粮农种粮积极性,市财政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争取省级及以上资金支持我市粮食生产,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我市粮食生产的投入。 

    

  领导署名:陈振荣 

  联 系 人:高俊杰 

  联系电话:22398931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