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苏坑镇:“333”机制撬动乡村全域振兴
2022-07-18 浏览量:


 

苏坑镇立足镇域实际以“三统筹”三产业三工程的“333”机制为抓手深化“全镇域规划、全方位振兴、全社会福祉”目标打造工贸带动型乡村振兴整镇推进示范乡镇

一、构建“工贸一体”格局,“三统筹”实行全镇域规划

统筹做好人才文章建强镇级队伍力量每周两晚开展“初心课堂+专家学堂+干部讲堂”理论培训活动精选骨干力量组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实践历练全方面提升干部整体素质建强村级队伍力量实施“领头雁”计划发挥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等人才力量挖掘7名致富带头人培育21位农村实用人才统筹做好资源文章着重突出工业园区要素集聚作用计划投入3亿多推进陶瓷工业园三期建设可建成建筑面积约30-37多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工业厂房计划投入4200建设电子商务直播基地打造陶瓷产业发展的新高地。统筹做好资金文章设置“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专门台账确保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资金优先使用优化配置加大乡村振兴战略资金扶持力度目前我镇与永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获得10亿元授信。

二、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三产业”开创全方位振兴

瓷茶两色绘就发展主色。立足“中国陶瓷特色镇”“佛手名茶之乡”优势投入9500万推行瓷茶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瓷优茶香”产业链以陶瓷艺术品展示茶文化以生产智能化推出茶产业系列伴手礼激发产业内循环生态绿色绘就发展底色。立足原有生态优势,坚守生态红线,推进绿色苏坑建设,为茶园研学、乡村文创等文旅产业夯实基础,为食疗、运动、森林等康养产业做好铺垫。目前,我镇借势获评“清新福建·气候福地”首批气候康养福地东风,规划设计瓷茶旅游网红研学路线,每年累计吸引泉州、石狮等地5000多名师生、记者参与乡村振兴研学活动。以电商彩色绘就发展靓色。以全县首个镇级电商园为阵地,从传统电商模式升级至“电商直播+物流配送”新模式,发展电商企业及个体商户600多家,其中电商直播带货50余家,总营销收入5.5亿元,从业人员1000余人。

三、聚焦“共建共享”目标,“三工程”增进全社会福祉

实施“产业富民”工程。以“村村有特色,户户能增收”为思路,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集中建设以嵩溪村为中心的陶瓷产业基地,以嵩山村、东坑村、嵩安村、洋坪村为中心的茶产业基地,以熙里村为中心的芦柑基地,以光明村为中心的黄花菜基地,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如,陶瓷产业与茶产业共带动5000多人就业。实施“宜居环境”工程。分期分批开展临时建筑及房前屋后清理整治和绿化工作;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投入933万元实施嵩安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综合整治河道3.9千米。实施“服务提级”工程。投入700万扩建提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总结推广“免费午餐+康乐家园+医养结合+老少同乐”典型模式打造嵩山村和工业园区“党建+”邻里中心建设,形成优质高效的“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开通永春县城延伸至苏坑镇区的公交车,最大程度满足工业园区内企业职工不同时间段出行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