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财政局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5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第二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的通知
2025-10-30 浏览量:

 

泉财农指2025104

 

 

有关县(市、区)财政局、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泉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财政金融与国资局、农林水与生态环境局: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现下达2025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00万元,用于补助第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弱村强产)(详见附件1),款列2130599其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支出科目,同步下达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详见附件13)。  

有关县(市、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财政局在收到文件30日内,从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项目库中择优选项。请严格按照《泉州市财政局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泉州市市级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等3个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泉财规2024〕7号)要求,加强资金监管,抓紧将资金分解下达,加快资金拨付,确保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专项资金的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做好绩效跟踪和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1.2025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第二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分配表及任务清单

2.2025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第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明细表

          3.2025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第二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绩效目标表

 

 

   泉州市财政局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51024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2025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第

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分配表及任务清单                                                                                              

单位:万元

县(市、区)

补助金额

任务清单

洛江区

30

扶持1个村

泉港区

60

扶持2个村

南安市

480

扶持16个村

安溪县

360

扶持12个村

永春县

180

扶持6个村

德化县

360

扶持12个村

台商投资区

30

扶持1个村

合计

1500

扶持50个村


2025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第二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明细表

 

序号

县(市、区)

乡镇

行政村

2025年-2027年拟建设项目

总投资额
(万元)

补助金额(万元)

1

洛江区

河市镇

官洋村

1.2025年流转耕地100亩,建设温控大棚25亩,计划投资30万元。
2.2026年种植槟榔芋100亩,投资30万元。
3.2026-2027年,改造龙眼果园50亩种青梅、芭乐订单水果,投资50万元。

110

30

2

泉港区

涂岭镇

溪西村

1.成立村级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与绿优农场、中田公司等合作。
2.通过盘活低效用地10亩,建设智能温控大棚和串联现有特色农产品种植丝瓜和螺丝椒等70亩盐咸地改良,总投资约120万元。

120

30

3

泉港区

涂岭镇

汶阳村

1.对30亩村民田地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及修缮周边沟渠等工作。

2.将闲置耕地改造成种植业、特色果蔬等共享研学基地,可结合“一县一溪”田园综合体。

3.引入农业公司以为创新的方式,打开乡村特色农产品栽培种植基地。

130

30

4

南安市

柳城街道

三堡村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堡村积极探索“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模式。

1. 合作模式:与第三方专业种植大户——南安市官桥镇紫沫农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村集体以资金(预计三年投入100万,第一年30万,第二年30万,第三年40万)和土地入股,紫沫农场提供技术、管理和市场渠道。通过“保底分红+利润分成”的方式,与农场签订收益分成合同:2025年保底分红3万加上10%的利润分成,2026年保底分红8万加上10%的利润分成,2027年保底分红10万加上10%的利润分成。确保村集体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有效降低了经营风险。
2.项目内容:与紫沫农场合作,集中连片发展高附加值蔬菜种植,主要品种包括辣椒、西红柿、小南瓜等市场需求旺盛的品类。
3.项目目标与预期效益:形成规模效应,通过集中土地资源,改变以往零散种植的模式,致力于打造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业种植基地。通过分红和利润分成,将为村集体带来可持续的收入,用于反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民生福利,形成良性循环。

100

30

5

南安市

码头镇

丰美村

拟对进福山350亩山油茶基地除草施肥进行抚育管理及机耕路建设。
1.抚育管理
1)每年进行2-3次中耕除草,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
2)根据山油茶树的生长阶段,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
3)定期对山油茶树进行整形修剪,通风透光。
2.耕路建设
1)路线规划:依据油茶基地的地形、地势、种植区域分布,以及机械作业和运输需求来确定机耕路的走向。沿等高线布置,减少坡度,避免大挖大填,降低水土流失风险。同时,要确保机耕路能连接各个种植区,方便农机具进出和物资运输。
2)路面宽度:主路宽度在4-6米,以便农用车辆、拖拉机等大型机械通行;支路宽度在3-4米,满足小型农机具和人员通行。
3)坡度控制:机耕路的纵向坡度不宜超过15°,在地形复杂的区域,最大坡度也不应超过20°。

100

30

6

南安市

英都镇

紫山村

紫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紫山农林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大户、村民),2025-2026整合周边油茶资源,建设油茶加工厂(含生产线),由合作社具体运营,村集体分3年共投资100万元,与合作社签订投资协议,约定固定分红。2027年村集体计划开发旧茶园承包给合作社,按照入股形式分红。

100

30

7

南安市

金淘镇

杏山村

1.2025年由村委会投资实施30亩产供销一体化韭菜种植基地,并持续扩大种植规模15亩,通过与强村公司合作,奠定产业合作基础。
2.计划2026年引进广东沙姜与胡萝卜套种品种,完成20亩初步种植,搭建产业基础,通过与强村公司合作,推进土地整治,扩大种植规模20亩,同时配套建设滴灌系统,进一步完善产业基地硬件设施。
3.计划2027年正式创办种植基地,引导周边群众以合作社模式参与,扩大产能;同步完善农业产业产供销链条及产品深加工,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100

30

8

南安市

梅山镇

芸塘村

一、200亩优质水稻及红薯示范基地建设
1.建设:平整土地,修建沟渠、机耕路,安装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引进富硒稻、高淀粉红薯等优质品种;推广稻鸭共作、绿色防控等生态种植技术;配套建设仓储、烘干、分拣包装设施,打造“芸塘农品”品牌;2:由芸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联合本村种植大户共同建设;3.运营:合作社统一管理,种植大户分包经营,村集体监督。4村集体收益方式: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每年保底收益+销售额5%分红,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分红机制。
二、老果园改造及新品种引进项目
1.建设:对150亩老果园进行土壤改良、滴灌设施建设;引进特色桃金娘、余甘果等错季高效果树品种;推广高光效修剪、绿色防控技术。2.:由村集体牵头,引入农业企业合作实施。3. 运营: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村民参与日常管理。4. 村集体收益方式:村集体以果园基础设施入股,每年固定分红+果品销售利润的10%,合同明确收益分配。
三、生态观光与农旅融合项目
1:建设田园步道、观景台、休息站、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设计“稻香果趣”主题徒步路线,开展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2:村集体组织建设,可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支持。3 运营:由村合作社成立旅游服务部统一运营,村民参与服务。4. 村集体收益方式:通过门票、餐饮、农产品销售等多元收入,村集体占股60%,收益纳入集体经济,合同明确分配比例。

105

30

9

南安市

金淘镇

毓南村

1. 南安市金淘镇毓南村股份经济合作与南安市金淘镇趁彩家庭农场、毓南村15小组合作,扩大罗氏沼虾养殖规模,新增供氧设备、饲料投喂设备。合作模式如下:南安市金淘镇毓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毓南村15小组租赁土地,趁彩养殖场负责人提供技术,资金来源南安市金淘镇毓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出资额为限承担债务责任,通过签合同的方式明确分红:南安市金淘镇毓南村股份经济合作(占约50%)、毓南村15小组(占比25%)、趁彩家庭农场(占比25%)。
2.新建厂房500平方米,用于出租。

100

30

10

南安市

官桥镇

新圩村

通过与第三方种植大户南安市官桥镇国水果蔬种植场采取资金入股分红方式合作。此次合作以“资金入股”为核心模式,村集体投入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入股发展农产品胡萝卜种植、分拣初加工等投资建设。项目建设后采取参与分红,每年按照不低于当年度银行利率水平收入投资分红,3年后到期需要一次性归还本息,村集体资金不承担任何投资经营风险。

100

30

11

南安市

美林街道

梧山村

1.2025年:梧山村委会拟投资30万元打造农业生态园。由村委会自主经营,流转可整理耕地50亩,引进闵椒3号及闵椒4号种植,打造梧山辣椒生态园。闵椒3号及闽椒4号年产量分别预计可达4000公斤以上。辣椒丰产出售预计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8万元/年,土地租金为村民带来每年1300元/亩的收入,同时带动村民就业采摘,每年预计可收入18000元。
2.2026年:梧山村委会拟投资30万元在生态园内开发20亩,用于种植观光景物奇花异树及“体验区”。①主题花海(约4亩):分区种植不同季节的花卉;②果蔬采摘体验区(约6亩),种植不同季节的、易于采摘的果蔬;③自主种植体验区(约3亩):游客(以家庭为主)支付年费认领一块地(例如500元/年/块);④自然美景休息区(约3亩):特色凉亭(2-3个):配套指示牌等。村集体预计可通过门票收入(观光区)、采摘销售收入(体验区)、土地认领收入(自主种植区)、二次消费收入、活动承办等增收9万元/年。
3.2027年:梧山村委会拟投资40万元开发梧峰塔果林示范园:由村委会自主经营,流转梧峰山上闲置林地45亩,拟种植泉龙“157”(龙眼)、早钟6号(枇杷)”、余甘等果树,果树丰产销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村民可通过土地租金增加收入1300/亩,带动村民果园就业,预计可收入30000/年。

100

30

12

南安市

霞美镇

梧坑村

通过与第三方种植大户南安市绿清家庭农场达成深度合作(以村委会为主体投资建设,绿清农场负责管养及销售模式),共同推进水果采摘园扩建项目。此次合作以“资金入股”为核心模式,村集体投入专项发展资金,用于将原有水果种植规模扩大50亩,并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含灌溉设施,土地平整)。扩建后的采摘园将重点引入优质特色品种,其中包括口感清甜、市场认可度高的台湾品种莲雾,通过品种优化提升园区吸引力与产品竞争力。项目建成后,将采取“利润分成”的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预计每年可从中获得10万元收益分红,同时该采摘园还能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100

30

13

南安市

蓬华镇

黎阳村

村集体注资,以南安市蓬华高山蔬菜协会为经营管理主体。双方签订4:6比例分配收益协议:1.进行开垦新的适宜耕地、整合零散农田;2.基础设施建设(铁丝网围护,灌溉设施);3.提升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100

30

14

南安市

官桥镇

曙光村

通过与第三方南安市金洋边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村集体以资金入股,通过协议约定分红和利润分成,南安市金洋边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通过建设鱼池保温设备(含钢管、钢丝网、太阳网、塑料保温膜等);更新打氧机设备;改造提升养殖场等措施提升养殖硬件水平。

100

30

15

南安市

梅山镇

演园村

在演园村外溪埔建设农田生产基地:1.流转外溪埔的田地,成立专项工作组,由村委会成员牵头,联合村民代表逐户沟通,明确流转范围、期限及租金标准。签订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完成土地丈量、边界确认,做好基地整体规划;2.完善规模化作业基础设施,做好灌溉水渠、配备小型农机。优先面向本村招募有农业经验的村民,组织规模化作业的专业培训;3. 按季制定种植计划:春季(3-4月)播种花生、萝卜,夏季(6-7月)培育番薯苗,秋季(9-10月)收获花生、番薯,冬季(12-次年1月)收获萝卜,保障全年作物有序轮作,避免土地闲置;4.安排专人巡查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定期记录作物生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农作物管理方案;5.村委会提前对接本地农贸市场、生鲜超市,签订供货协议;6. 每次销售完成后,先扣除土地租金、农机维护、种子化肥等成本,剩余利润按比例分配。

105

30

16

南安市

向阳乡

郭田村

通过村集体以资金、土地入股,与合作社合作经营,通过分红与利润分成,获得长期收益。
1.以广田合作社为载体,依托现有红心地瓜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带动村民就近就业,预计可利润分成10-15万元。前三年分别固定分红5、6、7万元,后续按年度收益10%比例进行分红。
2.以多元化模式种植辣椒,引进农业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种植辣椒等蔬菜增收,2026年试种30亩,预计亩产量可高达8000元每亩。前三年分别固定分红3、4、5万元,后续按年度收益10%比例进行分红。

100

30

17

南安市

眉山乡

三凌村

计划在林下分区种植灵芝(赤芝等优质品种)与草珊瑚,规划面积约1000亩。配套建设菌种生产、节水灌溉及作业道路系统,推行标准化有机种植。打造自有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售,最终打造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100

30

18

南安市

翔云镇

圳林村

以村委会为主体种植油茶200亩、黄桃120亩,与原先已种植的50亩油茶、100亩黄桃共同打包承包,村委会通过收取承包金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025年-2027年拟建设项目如下:1.平整土地200亩种植油茶,建设机耕路及排水沟800米、30立方米蓄水池1个及配套灌溉管网等;2.平整土地120亩种植黄桃,建设机耕路及排水沟500米、30立方米蓄水池1个及配套灌溉管网等。

100

30

19

南安市

翔云镇

椒岭村

以村委会为建设主体,修复原椒岭村旧茶厂约1800平方米,建设民宿房间10间。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打造为茶叶传统工艺制作基地,集制茶培训、研学体验、网络直播、游客接待等多种功能。基地建设好后,可采取村委会直接管理或聘请公司运营,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可以将该基地进行承包,通过收取承包金的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100

30

20

安溪县

蓬莱镇

吾帮村

1.农产品加工基地改造项目,通过对旧小学进行修缮,盘活闲置资产;
2.机耕路硬化项目,总长度约1.2公里,宽3米;
3.种植基地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土楼角落灌溉水渠长约2公里,吾帮坪角落引水项目,管道长度约1公里,林下种植基地家禽隔离栏建设,长1公里。

100

30

21

安溪县

福田乡

丰都村

1.对丰都村约30亩闲置土地进行流转平整和基础设施完善;2.建设蔬菜大棚等基础农业设施配套;3.建设农业自动滴灌系统,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100

30

22

安溪县

祥华乡

和春村

1.建设油茶生产加工厂房300平方及配套加工设施。

100

30

23

安溪县

芦田镇

朝阳村

1.茶叶加工厂建设项目,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2.茶叶加工厂配套设施建设,晾晒场地建设(面积500平方米),场内挡土墙及道路建设。

100

30

24

安溪县

参内镇

岩前村

1.将闲置村部四楼改造为育种培育中心,采购、安装相关设备,并通过招租的方式增加村财收入。
2.林下种植基础设施建设:机耕路建设1公里、宽3米,自动喷淋系统建设管道约2公里,通过整体打包招租,增加村财收入。

100

30

25

安溪县

湖头镇

产贤村

建设花生产业基地,设施农用地占地220平方米,建筑面积大约400平方米,并配套相关设施。

100

30

26

安溪县

湖头镇

半岭村

建设特色农产品初加工仓储基地,面积大约300平方米和相关配套设施。

100

30

27

安溪县

官桥镇

燎原村

对村部闲置楼层约500平方米进行改造,打造成为农产品展销中心和农特产品电商营销基地中心,通过租赁进行村财增收。

100

30

28

安溪县

魁斗镇

蓬庭村

1.种植园基础设施建设:机耕路硬化建设,长250米,宽3米;建设若干蓄水池,约70立方米;建设采摘步道,长1000米,宽0.8米。2.改造提升蓬庭村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对展销中心进行改造建设成为农产品展示中心,并配置50立方冷冻仓库等设备。

100

30

29

安溪县

魁斗镇

佛仔格村

佛仔格角落种植基础设施建设(机耕路长约1.5千米、宽3米硬化建设,建设引水渠2千米及若干蓄水池约75立方)

100

30

30

安溪县

城厢镇

石古村

石古村农产品加工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农产品初加工中心400㎡以上。通过租赁方式进行村财增收。

100

30

31

安溪县

湖上乡

长林村

1.大丘田茶叶种植基地硬化机耕路长2000米、宽3米。
2.大丘田山茶油种植基地建设排水渠1000米(宽0.4米、高0.4米 )
3.利用旧村部,改造建设年产量2吨的山茶油加工厂1个,建筑面积150平方米。

100

30

32

永春县

横口乡

云贵村

1.金山寨茶叶提质及茶厂改造项目:2025年成立金山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金山寨茶园100亩、改造提升150亩(深翻、深修剪、施生态有机肥等),打造有机丰产茶叶基地;并改造提升金山寨旧茶厂房800平方,电线线路改造铜线1000米,更新制茶设备,购买摇青机2台、杀青机2台,烘干机1台等,增加村财收入。
2.生姜种植项目:2026年流转村内土地35亩,种植本地生姜,建设生姜清洗、切片、烘干简易生产线1条,初加工生产干姜片、姜粉,增加村财收入。
3.发展林下经济项目:2026年流转闲置林地100亩种植灵芝等中草药,建立仿野生灵芝种植基地,带动村集体和当地30余名村民同时增收。
4.入股公司持股分红项目:2026年拟投入20万元入股永春县环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持股分红增加村财收入。

120

30

33

永春县

桂洋镇

金沙村

与永春县好裕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水稻,与壹莲两菇(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食用菌产业。
1.2025年种植水稻优质品种100亩、雪茸菇或褐灵菇等食用菌20亩。
2.2026年种植水稻优质品种100亩、雪茸菇或褐灵菇等食用菌50亩;设计商标及包装,线上线下销售。
3.2027年种植水稻优质品种100亩、雪茸菇或褐灵菇等食用菌100亩;建设加工厂房150平方,发展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村财收入。

100

30

34

永春县

桂洋镇

壶永村

1.平整土地100亩,建设生姜基地。
2.增加种植面积50亩,寻找稳定的销售渠道,发展姜茶、姜糖等生姜加工类产品;与本地企业合作(永春县双喜山茶油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有的茶油洗洁精、茶皂等产品的基础上加入生姜的除味去腥的效果,研发生姜类洗护用品,增加生姜附加值。
3.成立福建泉州市永壶生态农林发展专业合作社,收购农民竹笋用于深加工。

100

30

35

永春县

桃城镇

洋上村

计划在洋上村岭头格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中心1座,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商平台等功能为一体,面积约300平方米。2025年完成项目申报、配套设计、申办手续,2026年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27年装修主体、交付使用。

120

30

36

永春县

东关镇

溪南村

1.2025年预计总投资30万元,改造建设冬瓜种植基地150亩。
2.2026年预计总投资60万元,在国道356三郊线旁建设农产品仓储、加工中心300平方。
3.2027年预计总投资15万元,建设溪南村农副产品展示、销售暨电商中心100平方,设置10个展示柜、10个货架等。

105

30

37

永春县

达埔镇

达德村

1.2025年平整土地70亩、新种牛油果70亩;
2.2026年建设橘皮加工生产厂房;
3.2027年助力打造“一村一品”。

103

30

38

德化县

三班镇

桥内村

建设桥内村大垅油茶林种植基地50亩、农产品展销中心650平方米,配套建设灌溉、施肥系统1套;建设现代化的油茶籽晾晒场、仓储中心300平方米,配备烘干、筛选设备1套等。

108

30

39

德化县

南埕镇

望洋村

1.流转大果油茶林100亩;水田及旱地48亩;       
2.采购油茶初加工设备、建设粮农展厅;   
3.注册产品商标,举办品牌宣传活动;
4.与优秀合作社共建联营油茶等有机农产品打包分拣场。

130

30

40

德化县

大铭乡

联春村

建设约10亩蔬菜大棚,进行生姜无土栽培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开展油茶日常除草、施肥、采摘等加工生产工作。

100

30

41

德化县

大铭乡

琼英村

进行生姜无土栽培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杉木丰产示范林基地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打造杉木品牌及推广工作

100

30

42

德化县

汤头乡

汤头村

1.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工作,为葡萄种植提供适宜的土地条件;
2.购买葡萄苗木,进行种植培育;
3.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建造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施、通往种植园区道路等。

110

30

43

德化县

盖德镇

上坑村

1、流转50亩土地,其中建设共享田园10亩,种植中草药,黄花菜,食叶草40亩,养殖梅花鹿及开发鹿系列药食养生产品。
2、利用林下和田园空间发展休闲康养产业,建设露营帐篷2座,星空房2座,中草药标本馆1座,开发灵芝石斛茶系列中药茶饮产品。
3、新建2座灌溉蓄水池,硬化生产道路约1公里。
4、采购灵芝菌种,林下种植,成品交由书香百合基地收购。
5、成立强村合作社,结合现有山塘及周边土地,整合土地约15亩,开展水产鱼苗培育(育苗)、狮头鹅养殖,增加村集体经济。

120

30

44

德化县

雷峰镇

格后村

1.以村集体+村民小组+农户的合作模式成立强村公司(或合作社),利用原有丰产毛竹林抚育示范片,建设100亩中草药林下种植基地;完善相关基础设施。
2.小组流转土地50亩入股,村级建设高产茶籽油基地,配套建设灌溉设施,并结合家庭农场发展园下养殖业,村集体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后对外进行招商
3.村集体以投资建设竹木加工工业园基础设施的方式合作入股,共同投资建设竹木加工工业园。

130

30

45

德化县

春美乡

梁春村

成立强村公司,通过招商引资实施梁春村鸭无水面养殖项目,由公司新建鸭无水面饲养养殖棚房,建设管理房、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等配套设施用于出租供经营养殖业。选址已确定,作为上春村鸭无水面养殖项目二期,具体投资建设、租赁方案同上春村。申请设施农用地15亩建设养殖棚5000平方米,存栏2.5万羽以上。
2025年完成用地申请并平整,建设大棚、保温棚、工房2000平方米;2026年建设大棚、保温棚1500平方米及沼气池等,并交付养殖;2027年建设大棚、保温棚1500平方米。建成后年收入约20万元。

125

30

46

德化县

上涌镇

辉阳村

1.逐年更换翠玉、晚翠等德化梨新品种。
2.建设稻田鱼种养殖基地15亩,其中包含平整田地15亩,建设生产道路(3米宽)200米,引水渠300米等配套设施。
3.建设戴云山文化创意园(民宿)沿线及梨园区周边苗木绿化,绿化面积约1000平方米,苗木以竹柏为主,新建1处休闲点。

100

30

47

德化县

葛坑镇

龙漈村

1.新建拦水坝,并改造大龙公路沿线水渠,同步扩宽生产道路1公里。该项目与坑口水电站合作,在保障农业用水的同时,可直接增加水力发电量,预期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稳定的发电收益分成。
2.在白叶湖水果基地新建2座灌溉蓄水池、1处装卸点,硬化基地生产道路约2公里。项目引入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经营,完善产业链条,通过提升基地效益、收取服务与租金等方式,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

105

30

48

德化县

桂阳乡

梓溪村

打造梓溪村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实施项目如下:
1.黑山羊养殖基地提升工程;
2.田螺小龙虾共养基地;               

3.油茶种植、加工示范基地;
4.农业园道路提级改造工程。

140

30

49

德化县

桂阳乡

彭坑村

1.建设淀粉加工厂,占地500平方米,及其他水利和电力配套设施;      
2.建设生姜种植基地机耕路2公里;
3.建设油茶加工基地,购买剥壳机及烘干房及文化配套设施;   
4.合资创办菌类品种产业示范场地建设,占地6亩;
5.林麝中草药基地提升工程,新建麝房36间及金线莲种植等配套设施。

130

30

50

台商投资区

洛阳镇

上田村


一、农田建设项目:下曾溪两侧200多亩耕地,由于田间排灌不通、机耕路不通、缺乏劳动力等,只有农户零星耕种,农业产值低。村集体计划统一组织流转,计划投资33万元实施“改大、改水、改路、改土”工程,解决田间排水、改良土壤、完善机耕路,吸引农业大户租赁发展种植业,增加村集体、村民收入。
二、创建绿色有机胡萝卜基地:依托泉州市台盛果蔬有限公司胡萝卜种植、加工、出口全产业链以及“粮-菜”轮作种植经验,计划投资30万元,新增农用拖拉机、无人机喷洒等设备,引入泉州市台盛果蔬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绿色有机胡萝卜种植基地,增加村集体收入,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
三、农业品牌打造:在绿色有机胡萝卜基地基础上,建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积极参加泉州市乡村好货展、农订会等展会展出,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农业企业带动、帮扶,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粮-菜”轮作种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带动群众共同富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计划投资33万元。

100

30


2025年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第二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绩效目标表

项目名称

批集体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项目

主管部门(单位)名称及部门预算编码

422001-泉州市农业农村局(行政)

补助项目/区域

洛江、泉港、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台商投资区7个县(市、区)

专项资金情况

(万元)

资金总额:

1500

其中:财政拨款

1500

其他资金

0

总体目标

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

绩效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性质

指标方向

目标值

计量单位

成本指标

经济成本

扶持金额

财政预算安排资金金额

正向

等于

1500

万元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扶持数量

带动镇、村数

正向

等于

50

质量指标

补助对象精准度

扶持对象是否符合资金管理办法规定

正向

等于

100

%

时效指标

资金拨付进度

考察当年资金拨付进度

正向

等于

100

%

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

项目总投资

三年所有项目投资金额

正向

大于等于

5000

万元

社会效益

资金使用未发生违规违纪情况

资金使用是否发生违规违纪情况

负向

等于

0

满意度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

考察群众满意度情况

正向

大于等于

95

%


 

 

 

 

 

 

 

 

 

 

 

 

 

 

 

 

 

  泉州市财政局办公室                    20251024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