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简体版 | 繁體版 欢迎您访问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打好农村集体“三资”整治“组合拳” 维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
发布时间:2021-05-24 17:23浏览量:
字号:分享:
 

农村三资问题关系村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切身利益,向来是基层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基层治理的重要领域。2019年起,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聚焦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总体目标,在“三资”整治工作中打出一套“组合拳”,有效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2019年泉州市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泉委改〔20196号)文件。主要做法有:

(一)从把“口子”入手,“三资”管理机制全部建立。2019年,将各项任务按工作清单下发,今年下发了《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泉州市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管整治专项行动2020年工作任务的通知》,对“三资”整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各县(市、区)对照市级“三资”工作意见,出台相关制度文件,通过对财务制度进行修改和补充,增强制度规定的针对性和约束力,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长效机制。如:出台了惠安县村集体财务管理补充规定》《永春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补充规定》、《安溪县关于推行农村集体财务代理会计聘用管理规定》、《安溪县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代理会计考核办法》等文件;泉港区联合纪委部门出台了《开展村集体“三个中心”整合运行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度涵盖工作职责、财务预决算、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民主监管和公开制度、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重点内容,从制度上、程序上补缺堵漏,最大限度减少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随意性,变村级组织自行管理为上级组织监管、群众参与,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三资”管理进“笼子”,处置入“盘子”。

微信图片_20200906194206

(备注:图片为台商区东园村便民服务大厅 )

(二)从清“家底”入手,“三资”台账实现动态管理。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采取先账内、后账外分步清理的方式,组织对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分类清查,登记造册,全面公示,依规建立“三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录入农业农村部平台系统,逐级审核复核。202068月,全市共清产核资总单位数有2518个,其中:村级组织2431个、组级单位87个。经核实,全市2019年底村级组织共有资产总计2859342.70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554488.38万元,非经营性资产2304854.32万元。流动资产合计808463.57万元,农业资产合计9826.08万元,长期资产合计118760.24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305803.70万元,其他资产4768.94万元。石狮市永宁镇、丰泽区东湖社区把本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的结果编印成册,分发至每一户,让所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来监督、关注自己的家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年度一清查”,实行“台帐+附件”的动态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资产种类、数量及经营使用情况,完整存储资源或建筑物等资产的照片、会议记录、评估等附件,定期将清查结果进行公示,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接受群众的监督。惠安县东桥镇的“三资”监管DCMA系统,以信息管理、监督管理和档案管理等形式实现项目立项线上审批,工程建设闭环监管,资金收支公开透明。

 

微信图片_20200906194925

(备注:图片为鲤城区东边社区固定资产台账、明细帐等台帐)

(三)创新“线上”监管,拓展“三资”监管新平台。建立“三资”监管平台,实行网上监管,实现市抽查、县检查、乡级日常审核三级监管全覆盖。市级每个季度组织一次集指导、调研、检查为一体的活动,通过推荐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发现典型在全市范围内予以推广、学习,发现问题要求当场整改、规范,做到严要求、高质量管理,严防监管漏洞、筑牢监管屏障。如:安溪县每季度开展“三资”平台网络抽查,每年开展两次“1+X”村级财务检查,2020年,建立了村级财务监管片区联动协作机制,由县纪委、县农业农村局、乡镇组成片区联动协作小组,开展村级“三资”检查。惠安县下发《关于2020年第一季度村集体财务网络监管工作情况的通报》,对 36个村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同时,联合各相关部门以“三资”问题清理台账为基础,结合信访件及“12345”平台事项,对相关村(社区)进行线下实地财务抽查,目前已覆盖48个村(社区),做到镇级监管无死角、村级公开透明化,有效推动了村集体村务监督和财务公开工作有序进行。晋江市实行村级财务“网上办”,开发“晋江市农村集体产权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行村集体财务资金网络收支结算机制,率先在全省发行首张“村务卡”,全面配置村级财务专用手机,村集体财务资金“凭卡凭码收支”,实现财务收支“网上留痕、网上监管”,从根源上解决村集体财务资金“坐收坐支”、报支不及时等“老大难”问题。

微信图片_20200906193453

(备注:图片为德化县美湖镇村(社区)集体经济合同清理基本情况表)

(四)向“不公平”开刀,问题合同得到有效清理。治理无偿侵占集体资产资源行为,向不公平开刀。继续深入经济合同深水区,杜绝低价包、长期包等损害集体利益行为的发生,及时纠正租赁合同条款执行不到位、合同到期未及时变更调整等突出问题。两年来共清理15650份村集体经济合同,发现问题合同4138份,其中:涉及租金拖欠合同971份、拖欠金额8316.01万元,已追缴金额3103.77万元;合同条款不合理不规范的有1803份,已重新修订合同1491份;合同到期但经济关系仍持续的有325份,已按程序补签合同149份;合同未到期但经济关系已实际终止的218份,已取消合同205份。

    (五)从抓治理入手,集体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专项整治行动,推动专项行动和日常监管、“两违”整治、扫黑除恶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形成互补互促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态势。石狮市发挥部门整体联动作用,聚焦“沉睡”的历史债权、“遗忘”的旧厂房旧校舍旧仓库、“游离”监管之外的菜市场和闲置土地、“异常”的经济合同等风险点治理的基础上,参照石狮市委组织部、政法委、公安局、民政局、城市管理局、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全面开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以石狮市、南安市为典型树典范,对长期侵占村集体资产资源的进行强制拆除、收回,对占用者形成威慑,做到拆除一处、震慑一方,保证专项整治行动顺利推进。南安市清理“四个明显”合同入手,制作经济合同专项整治工作程序表及流程图,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工作,提升政策知晓率,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到各乡镇(街道)开展相关法律业务培训,累计业务培训3500多人次,有效提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已清理合同3728份,无偿占用595宗,现共追缴旧欠237.44万元,新增集体收入9429.4万元,收回土地面积25662亩。

微信图片_20200915083059

(备注:图片为市级领导检查泉港区的“三资”监管情况)

(六)从亮收支突破,集体资产阳光化管理。推行群众看得懂能监督的公开,在既定的村级财务公开规定的基础上,以原汁原味的报账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公开,石狮市、东湖社区等以图文并茂的《农村集体“三资”公开手册》公开作为补充,同时进一步明确对于群众最为关心的征地补偿、集体资产资源市场化配置、项目建设等事项单独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群众监督倒逼加强“三资”管理。湖滨街道湖边社区创新资产公开,对紧邻居民区的集体资产进行清查登记、挂牌亮身份,每个牌子上显著标识了该资产的属性(属于社区集体或国有资产代管)、留有监督单位、管理人员姓名电话,起到了较好的监督管理作用。安溪县、晋江市等村试行村财网上公开,村民通过微信公众号即可查询本村经济收支明细。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1524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打印] [关闭]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泉州市农业农村局闽ICP备10015219号-2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262号农业服务热线:12316

联系电话:22383728邮箱:anterny@qq.com网站标识码:3505000042访客数总量:64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