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红花生新品种‘泉红花1号’
2020-09-11 浏览量:

 ‘泉红花1号’系泉州市农科所以‘0540-0002’为母本、‘泉花7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经过多年多代选育出的红皮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经过多年多级试验表现出高产、优质(高蛋白、高锌)、多抗等优良特性。2016年通过福建省品种认定,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系我省育成并通过认定的第一个红皮花生品种。该品种适宜在福建、江西春、秋季种植。 

  1产量表现 

  1.1丰产性 

  泉红花12013年和2014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2013年度平均荚果产量262.0公斤/亩,居参试品种第一位,比对照泉花7增产10.36%,增产极显著;折合籽仁产量185.2公斤/亩,比对照泉花7增产14.25%,亦居第一位,增产极显著。2014年度继续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254.4公斤/亩,居参试品种第四位,比平均对照增产6.55%,增产极显著;折合籽仁产量182.3公斤/亩,比平均对照增产10.22%,居第二位,增产极显著。两年平均荚果产量258.2公斤/亩,比对照增产8.45%,折合籽仁产量183.8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2.22% 

  1.2稳产性 

  2013年和2014年福建省花生区试结果进行线性回归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方面,泉红花1回归系数(bi)接近于1,具有平均动态稳定性,受环境的影响一般,稳产性好。 

  2抗病(逆)性鉴定 

  2013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泉红花1田间观察叶斑病1.9级,锈病0.4级,田间未见枯萎病发生,抗旱性、耐涝性和抗倒性强,青枯病人工接种鉴定为中感青枯病;2014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泉红花1田间观察叶斑病1.5级,锈病0.75级,田间未见枯萎病发生,抗旱性强、耐涝性和抗倒性中,青枯病人工接种鉴定为中感青枯病。 

  3品质检测 

  经省区试汇总单位从各区试点抽样送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检测,泉红花1含油量48.58%,蛋白质含量31.09%,油酸含量41.8%,油亚比1.17。属高蛋白花生新品种。 

  4特征特性 

  泉红花1属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全生育期123.4天,主茎高42.7厘米,侧枝长50.6厘米,总分枝数5.35条,结果枝数4.64条,单株结果数14.77个,饱果率87.95%,双仁果率80.08%,百果重217.07克,百仁重83.06克,公斤果数572个,公斤仁数1267个,出仁率70.89%,种皮红色。 

  5栽培技术要点 

  5.1适时早播 

      在福建花生区春植播期以3月上旬至4月上旬为宜,南早北迟,秋植在大暑至立秋之间,北早南迟;春植采用秋花生种子或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可适当提早播种,适期内早播有利高产;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及地温回升情况等灵活掌握播种时间。 

  5.2合理密植 

  泉红花1长势强,株型直立稍松散,春植适宜密度为1.0-1.1万穴/亩左右,双粒穴播。秋植生育期较短,植株生长量变小,应适当密植,播种密度一般控制在1.1-1.2万穴/亩之间,双粒穴播。合理密植有利高产。 

  5.3加强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根据“壮苗轻施,弱苗重施,肥地少施,瘦地多施”的原则早追施苗肥,并酌施花肥,促进丰产苗架的形成。后期视苗情可适当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果多和果饱。肥料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并注意NPK肥的配合施用,同时增施钙磷肥。在水分管理方面掌握蹲苗、干花、湿针、润果的原则,遇旱应及时灌水防旱,在雨水较多的季节和低洼地块,应及时排水防渍。在肥水条件较好或雨水较多的地区,应注意适当控制肥水或采用化控技术以防植株徒长。 

      5.4做好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工作 

  生育期间要注意及时中耕除草,清沟培土。做好病虫害预报预测工作,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春植主要注意防治小地老虎、蛴螬、叶斑病、小绿叶蝉和夜蛾类害虫等的危害;秋植注意夜蛾类害虫、红蜘蛛、小绿叶蝉以及叶部病害的防治。后期要注意鼠害的发生和防治工作。 

    

    

    

             泉红花1号荚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