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22155号提案的答复
2022-07-22 浏览量:
 泉农函〔2022〕79号

答复类型:A类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20222155号提案的答复

出宏裕委员:

《关于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建议》(20222155号)由我单位会同市资源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泉州实际,通过高位组织推动、健全政策体系、找准短板弱项、集成要素资源、打造典型样板、创新探索路径等,锲而不舍调产业、优环境、塑乡风、强治理、促增收,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一、抓好顶层设计。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我市及时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人员集中办公,每年至少召开3次以上会议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领导小组下设12个专项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出台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层层召开动员大会,迅速掀起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热潮。2021年4月,我市及时整合成立扶贫开发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原扶贫办和振兴办人员,抽调17名干部集中办公,6月份,市、县两级同步成立乡村振兴局,推动工作力量、要素保障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

二、强化规划引领。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市资源规划局成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与协调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研究解决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指导10个县(市、区,鲤城、丰泽、经济开发区除外)成立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二是坚持分类指引,制定《泉州市村庄分类指引(试行)》,指导集聚提升中心类村庄、转型融合城郊类村庄、特色开发保护类村庄、搬迁撤并衰退类村庄和待定类村庄等五大类型村庄的分类工作,并结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特点等,科学布置各项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因地制宜提出差异化的规划引导策略以及不同规划内容和编制深度要求,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三是强化规划指导,根据《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泉州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指导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在综合“三调”以及其他基础调查资料、上位规划要求,摸清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底数的基础上,结合村庄自然生态环境、产业分布和居民点聚落特征,遵循村庄建设用地“总体减量,局部增量”原则,确定村域范围总体用地布局及管控要求。落实乡镇国土空间确定的管制分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明确村庄开发保护格局和各类空间规模。截至2022年3月,全市10个县(市、区)已开展村庄规划编制878个,其中完成批复584个,分别占应编总数的86.8%和57.7%。

三、深化农村改革。一是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按照“省级指导、市县主导、乡镇主责、村级主体、村民参与”的工作要求,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制定印发《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有关规定的补充通知》(泉政办〔2021〕20号),全市所有乡镇全面落实“一窗收件、一站服务、一次审批”审批制度,农村宅基地“一站式”规范审批窗口覆盖率100%。二是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推进三资管理行为规范。印发《泉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导则》,在全市推行运用三资管理平台,将我市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实现村级财务核算信息化和大数据预警监测,目前全市共有2540个村(居)纳入泉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监管。三是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改革。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重点对权证颁发、暂缓确权、确权信息不准等问题,加大整改推进力度,加强纠纷调处,积极化解矛盾,分类精准施策,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汇交工作,全市家庭承包880077户,家庭成员数量3786302人,承包地块3752963块,颁发权证面积157.448万亩,耕地流转总面积32.408万亩。建立健全工作队伍,全市10个涉农县(市、区)均正式批文成立仲裁委员会,成员共195人,共聘任234名仲裁员,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四是深化林业改革。创新林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模式,放活集体林业生产经营权,巩固家庭承包基础性地位,保护林农承包林地的合法权益。规范引导全市林权流转工作,完善林权流转平台建设,在德化县积极探索林权流转新模式。2021年全市共完成林权流转11宗2352亩。持续培育扶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评选市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示范家庭林场各10个;新建林业专业合作社18个,新建家庭林场24个。全市累计建成家庭林场315个,经营面积达30.37万亩;建成股份林场119个,经营面积达45.31万亩,累计注册登记林业专业合作社1148个,经营面积达85.28万亩。

四、发展乡村产业。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出台《泉州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泉政办〔2021〕32号)、《泉州市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4222”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泉委振兴办〔2021〕15号),坚持以“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重点,加快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4222”工程。二是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制度,年初开展“质量兴农促春耕”活动,全面加强14.4万亩冬种春收粮食田管,年中完成水稻播种面积过半,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0.4万亩、产量50.4万吨,实现总产、亩产“双达标”。建立水稻、甘薯、玉米等粮食作物100亩以上核心示范片16个,完成种植秋冬种马铃薯2847.64亩。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18.19万亩,推进土垄田复耕1500亩。三是抓好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聚焦茶叶、蔬菜、畜禽、水产等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抓好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新创建3个主导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的市级农业产业强镇,培育2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现代农业项目100个、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五、推进全面振兴。一是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推进县道“四晋三”、通村公路“单改双”工程,推动较大自然村道路建设,加强农村公路与高速路网、普通国省干线的衔接。严格落实农村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建设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开展农村公路桥梁排查,及时采取预防性养护、维修加固、拆除重建等分类处置措施,加快农村公路四、五类危桥改造步伐,支持荷载、宽度不适应及库外四、五桥梁(不属于省农村公路桥梁数据库内报部桥梁)的改造,进一步提升公路桥梁安全耐久性水平。2021年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278.2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05.6公里、危桥改造28座。二是推进造林绿化,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的造林绿化项目,并做到应报尽报,尽量满足各地绿化资金和项目需求,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58.7%左右,加强重点区位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建设、认真落实科学绿化、加强森林经营管护和开展林业碳中和试点。2022年,全市共完成植树造林7.05万亩、森林抚育17.15万亩、封山育林7.54万亩,其中:重点区位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0.43万亩、松林改造提升15.78万亩、建设名特优经济林0.43万亩,并已在南安市启动碳汇营造林建设,计划建设面积5万亩。三是提升耕地质量,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面积18.1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1.53万亩。推进土垄田复耕1500亩。制定《泉州市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方案》(泉农综〔2021〕32号)等,安排专项资金180万元补助规模流转(20亩以上)抛(撂)荒山垅田地复耕种粮,每亩补贴1200元,全市累计完成撂荒地统筹利用复耕19348亩,其中复耕种粮1610.8亩。开展耕地绿色保护工程。全市示范推广绿肥种植30.2万亩,推广有机肥184.05万亩,实施稻田还田40.2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63.38万亩。完成绿色防控234.78万亩次,统防统治推广159.51万亩次。推进培肥改土技术示范片和市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四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按照县域一体、水务一体的思路指导各涉农县(市、区)完善机制,落实由专业公司负责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投、建、管、运”,实行专业化建设、公司化运营。2022年全市计划投资2.9亿元完成100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包括新建污水处理站19座,增加处理能力3800吨/天,新建泵站17座,建设主干管180公里,支管接户管290公里。第一季度31个村庄项目开工,完成投资1.06亿元。建设“泉州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平台,推行设施智慧监管,首期拟覆盖80座污水处理站。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标和项目现场踏勘。五是启动乡村建筑风貌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政策,建立新建农房“带图审批”制度,完成《泉州市农村建房通用图集》施工图编制30套,汇编《石结构房屋改造参考图集》25套,开展“送图下乡”活动,分发5000套图集至镇村一线。完成《传统村落典型负面案例解读及对策》、《泉州市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建设指南》编制,供各地在营造村落传统风貌时参考。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在建房屋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泉政办〔2021〕47 号),进一步规范农房建设行为。全市“裸房”整治开工34712栋、开工率138.85%,完工28661栋、完工率114.64%,开竣工量全省最高。六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出台《泉州市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全力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完成156277户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的改厕户摸排,未发现问题,新建改造农村公厕210座。10个镇全镇域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增泉港区以区域为单位,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捆绑打包交国企运营。乡村“四旁”绿化面积602亩,新改建农村公路278公里。打造5个新时代农村社区,永春县吾峰镇吾西村打造省级新时代农村社区样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投资3000万元,新改建农村供水管网634公里,30000人受益。七是着力农业产业发展。培育特色品牌,开展乡村特色产业调查分析,指导乡村手工产业做精做细,打造“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业“金字招牌”。持续开展德化县三班镇龙阙村、龙浔镇英山村、春美乡,安溪县长坑镇山格村、尚卿乡,永春县东关镇外碧村、五里街镇、岵山镇、湖洋镇,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金井镇南江村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监测工作;晋江市东石镇檗谷村、安溪县感德镇、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安溪县尚卿乡、感德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金井镇南江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依托我市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形成了粮食、果蔬、茶叶、食用菌、畜禽产品等加工产业集群,产业接一连三,企业上下衔接,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如糖果、饼干以晋江、惠安为主,饮料以惠安、永春为主,茶业以安溪、永春为主,水产品以石狮、惠安、晋江为主。同时形成了以泉港福海粮油、南安官桥粮食城等为龙头的粮食制品生产加工,以安溪八马茶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茶叶生产加工,以惠安中绿公司等为龙头的蔬菜生产加工,以石狮华宝明祥、闽南水产等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以石狮万里香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肉类生产加工。新建和改造省级农产品产地初级工中心23个。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强化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坚持分类指导,推进应编尽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推进村集体“三资”、宅基地及林业改革;深入开展特色现代农业“4222”工程,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乡村风貌,构建良好乡居环境。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领导署名: 曾国志

联 系 人: 颜硕丰

联系电话: 22371639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