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23041号提案的答复
2022-07-18 浏览量:

                                         泉农函〔2022〕75号

答复类型:B类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20223041号提案的答复

杜志卿委员:

《关于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20223041号)由我单位会同民政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卫健委、城管局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2018年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全力组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市本级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协调督促推动33个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截至2020年底,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为接续推进新发展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巩固三年行动成果,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①农村改厕质量持续提升,新(改)建卫生厕所8107户、农村公厕210座、示范性旅游厕所12座,摸底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改厕12233户,完成156277户,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的改厕户摸排,未发现问题。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面提高,新建改造乡镇污水管网226.46公里,9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86亿元。③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加强,10个镇全镇域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新增泉港区以区域为单位,将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捆绑打包交国企运营。④乡村建筑风貌得到明显改善,应编村庄规划完成批复562个,整治既有裸房28661栋,创建1个“崇尚集约建房县”示范县、1个新时代农村社区建设样板。⑤村容村貌品质持续提升,创建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680户、省级森林村庄40个,累计建成绿盈乡村1633个,打造10个市级集镇环境整治示范试点,晋江市英林镇打造省级样板。⑥村庄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改善提升10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

虽然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我们清醒认识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正如您所指出的,还存在文化教育设施不足、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垃圾污水处理不够到位、农田土壤污染、村容村貌不够美观等等不少问题和困难。您提出的6个方面建议具有很强指导性和实操性,我局会同市民政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卫健委、城管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充分吸收到《泉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2年泉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等文件中,并逐项有计划地实施。

在村镇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方面,市民政局一方面夯实社区综合服务阵地,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关于印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基本要求》等文件,明确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服务站,2017年至今,共下拨市级补助资金690万元开展社区服务站建设,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另一方面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原有乡镇敬老院的基础上通过改扩建等方式,打造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2500平方米,设置养老床位80张以上,并建有“三厅九室”,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市已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32所,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1个,36个街道和重点乡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率100%,469个社区全覆盖建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2055个行政村已建有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村级敬老院)、老年灶、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2089所,建有长者食堂39所。今后,我们将继续积极实施养老专项行动,以村、镇为单位,依托党建+邻里中心养老服务设施,建立村、镇级的养老服务设施,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实现养老服务与社区建设的资源整合、业态融合、功能聚合,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融合的“全龄化”社区养老模式,不断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计划推动11所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新建或提升2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再建60所长者食堂。

在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方面,市卫健委2019年印发《泉州市解决农村群众就医问题工作方案》,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分三年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齐DR、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仪等基本设备“短板”;全市1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有165家的基础设施和基本设备“双达标”,达标率98.80%。乡镇卫生院均可提供方便实惠的基础体检服务,其中,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年可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为高血压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等服务。不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市已有12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总数居全省第一。不断强化村卫生所建设,大力支持示范村卫生所建设、“空白村”卫生所村医补助等项目,全市共有360家村卫生所升级为市级示范村卫生所、消除了158个“空白村”。全市规划设置一体化村卫生所1869家完成标准化建设,每个村卫生所都有乡村医生或卫生院巡诊(派驻)人员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实现村民“足不出村”即可享有村级基本医疗保障服务。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21-2023年“公开招聘一批”“定向培养一批”“培训提升一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2021年度已办理入职手续142人(本科45人,专科97人)。今后,卫健部门将全面落实《泉州市解决农村群众就医问题工作方案》,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通过纳入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市对县绩效考核项目,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卫生所建设,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项目,配齐配强专业化医护队伍,全力推动我市农村群众就医问题取得新成效。

在农村垃圾分类方面,市城管局从2021年开始,就着力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向农村延伸,每年新增10个乡镇全域落实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机制,实现“六个有”(有县乡工作机制、有宣传发动、有有机垃圾处理设备或设施、有资金保障、有减量化成效、有县级现场会总结推广),计划到2025年基本建立农村有机垃圾生态处理机制。今年年初还印发了《泉州市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泉州市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意见》,明确农村垃圾分类具体任务和工作措施,建立工作督导和项目滞后预警制度,强化落实督促指导职责。2022年,计划新增10个乡镇涉及144个行政村全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投资738万元,南安市向阳乡、晋江市金井镇申报省级重点打造乡镇。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420.6万元,完成比例57%,5月份完成生活垃圾减量1522公斤。今后,我们将全面落实《泉州市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泉州市2022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意见》,不断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组织实施《泉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按照属地主责、多元共治、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市场运作的原则,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有条件的城镇周边村庄通过管网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不具备集中处理条件的村庄采用化粪池+微动力集中式处理,人口较少的村庄和分散的农户采用标准三格(四格)化粪池就地分散处理。2022年重点推动各涉农县(市、区)按照县域一体、水务一体的思路,落实由专业公司负责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投、建、管、运”,实行专业化建设、公司化运营。全市计划投资2.9亿元完成100个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包括新建污水处理站19座,增加处理能力3800吨/天,新建泵站17座,建设主干管180公里,支管接户管290公里,第一季度31个村庄项目开工,完成投资1.06亿元。同时,建设“泉州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平台,推行设施智慧监管,首期拟覆盖80座污水处理站,目前已完成项目招标和项目现场踏勘。②市农业农村局持续组织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引导农民群众自主改造提升未达到卫生规范的厕屋,改造不符合建设技术规范的三格化粪池,2022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300户。今后,我们将继续组织实施《泉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加强农村厕所革命与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机衔接,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在改善农田土壤质量方面,①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专项行动,市、县两级均成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制定印发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明确受污染地块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召开技术培训班、工作推进会、座谈会,加快推进各项技术措施和技术模式落地,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采用种养结合、增施有机肥、优化施肥等耕地保护与风险防控措施;对轻中度污染耕地,优先采用品种调整、石灰调节、优化施肥、水分调控、叶面调控、深翻耕等农艺调控技术措施,或施用土壤调理剂以改良耕地土壤,或采用“VIP+n”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对重度污染耕地,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引导农户开展种植结构调整,采取退耕还草还林等措施,全面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2020年、2021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为100%。②实施化肥零增长减量增效行动,依托省级地力提升工程和市级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推广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技术,组织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商品有机肥示范推广、秸秆还田和退化耕地治理示范等项目。通过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片、开展技术宣传培训等措施提高我市科学施肥水平,农用化肥使用量逐年下降,减轻农业面源污染。2021年,全市完成示范推广有机肥184.0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25.38万亩(次),示范推广绿肥种植30.2万亩,实施稻田秸秆还田40.2万亩。化肥使用量比上年度减少4.77%。③开展红火蚁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运用“云采集福建省红火蚁为害普查”系统,引入专业防治组织和监理单位,强化红火蚁疫情监测与防控,有效降低发生区种群密度。2021年度,全市红火蚁防治面积达47.97万亩次。今后,我们将继续采用农艺调控(包括撒施钝化剂、品种调整、优化施肥、水分调控)、种植结构调整,季节性休耕等,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利用工作;继续实施化肥零增长减量增效行动,推动农用化肥使用量逐年下降;落实《泉州市农业农村局等九部门关于加强红火蚁防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红火蚁防控工作,切实遏制红火蚁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在引导村民合理有序建房方面,市住建局会同农业农村局、资源规划局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政策,建立新建农房“带图审批”制度,要求农户聘请经培训的农村建筑工匠进行施工。市住建局还汇编了30套《泉州市农村建房通用图集》、25套《石结构房屋改造参考图集》,并开展“送图下乡”活动,分发5000套图集至镇村一线;10个涉农县(市、区)也均完成县级政府公布推广农村住宅建筑立面图集,作为辖区农村建设审批依据;编制了《传统村落典型负面案例解读及对策》、《泉州市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建设指南》,供各地在营造村落传统风貌时参考借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在建房屋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农房建设行为,强化乡镇网格化巡查管理,要求乡镇落实技术人员农房建设“四到场”,坚决制止超层超面积等破坏乡村风貌的建设行为,对未完成建设的“裸房”,不予出具验收意见。今后,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政策规定,严把审批关、技术关、验收关,落实技术人员“四到场”,引导村民合理有序建房,大力提升乡村建筑风貌。

再次感谢杜委员您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真诚的期待您继续关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发展,继续为推动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出更多意见建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

领导署名:骆伙明 

联 系 人:林鹏志

联系电话:22285466  

 
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